各鄉鎮政府,各相關單位:
《尚志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尚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4月7日
尚志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意見》(國辦發〔2019〕45號)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黑政辦規〔2020〕14號),加快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質量為本、安全至上、自然和諧、綠色發展”的原則,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形成政府履責、上下聯動、行業指導、部門協同、專群結合、權責清晰、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全面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尚志經濟社會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
二、工作目標
到2021年底建立權責清晰、建養并重、齊抓共管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形成財政投入、職責明確、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格局。
農村公路“路長制”全面建成,農村公路治理能力明顯提高,治理體系初步形成。農村公路通行條件和路域環境明顯提升,交通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農民群眾的滿意度明顯提高。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年均養護工程(大中修)比例不低于5%,中等及以上農村公路占比不低于75%。
到2035年,全面建成體系完備、運轉高效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基本實現城鄉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路況水平和路域環境根本性好轉,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治理體系全面完善。
三、主要任務
(一)明晰職責,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系
1.強化統籌引導和監督考核。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交通局負責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制定,數據庫建設、農村公路路網建設、橋涵改造、安保工程等工程項目管理并組織實施,加強對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指導、監督,加強政策引導和業務指導,治理超限超載、維護路產路權,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監督機制,建立信用評價體系。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對公路養護部門及鄉鎮政府的監督考核,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統籌協調和推進落實。財政局會同交通局強化市級資金統籌,加強資金監管。發改、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扶貧、水務、審計等部門通過制定和實施相關政策,引導、支持和促進農村公路事業發展。(責任部門:交通局、財政局、發改局、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扶貧辦、水務局、審計局)。
2.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明確相關部門和鄉鎮政府的管理養護權力和責任清單,實行農村公路工作目標責任制和績效管理,指導監督相關部門和鄉鎮政府履職盡責。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建立“總路長+三級路長”責任監督體系。由市政府市長擔任總路長,主管副市長、鄉鎮長和村委會主任為市、鄉(鎮)、村三級路長,負責監督實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全面工作。市、鄉(鎮)政府明確相應機構承擔路長制運行的日常工作,建立“精干高效、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組織管理體系。按照“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要求,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及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管理人員支出納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加大履職能力建設和管理養護投入力度。通過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納入公益崗位等形式為貧困群眾提供就業機會。(責任單位:交通局、各鄉鎮政府)
3.發揮好鄉(鎮)、村兩級作用和農民群眾參與積極性。鄉鎮政府在市政府確定的職責范圍內成立農村公路管理辦公室,確定專(兼)職工作人員,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系建設。負責轄區內農村公路過境路段、出入口的路域環境綜合治理及香化、美化、綠化工作;負責鄉村級公路道路和橋涵的安全巡查及管控工作;配合公路管理養護部門做好農村公路的“路田分離”及綠化美化、養護用料等工作。為確保養護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在全市范圍內選取部分鄉鎮作為試點,將村級公路日常養護管理工作交由鄉鎮負責。具體做好村級公路的日常巡查、日常保養、公路小修及綠化美化工作;道路橋涵的安全巡查和管控工作。村民委員會按照“村民自愿、民主決策”的原則,采取一事一議,以工代賑等辦法組織好村級公路的管理養護工作。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積極性,吸納農民群眾主動參與農村公路相關工作。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社會力量自主籌資參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責任單位:交通局,各鄉鎮政府)
(二)加大投入,強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保障
1.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市政府確保財政支出責任落實到位,將相關稅收返還用于農村公路養護。根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黑政辦規〔2020〕14號),省、市、縣三級公共財政用于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的總額不低于以下標準:縣道每年每公里1萬元、鄉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其中:省級投入比例為40%,縣級投入比例為60%,用于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同時市政府年均落實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資金(大中修)比例不低于公路總里程的5%。市公共財政投入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要建立與農村公路養護里程,養護成本變化等因素相關聯的動態調整機制。(責任單位:財政局、交通局)
2.強化養護資金使用監督管理。財政、交通運輸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使用監管,確保資金??顚S?,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要對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實施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村級公路日常養護資金每年每公里3000元,按試點鄉鎮村級公路養護總里程核算日常養護資金,3月末撥付60%,剩余40%通過年終績效考核,以獎代補的方式分檔撥付。并按有關規定對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審計部門要定期對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責任單位:財政局、交通局、審計局)
3.創新農村公路發展投融資機制。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采取資金補助、先養后補、以獎代補、無償提供料場等多種方式支持農村公路養護。將農村公路發展納入地方政府一般債券支持范圍。鼓勵將農村公路建設和一定時期的養護進行捆綁招標,將農村公路與產業、園區、鄉村旅游等經營性項目實行一體化開發,運營收益用于農村公路養護。(責任單位:財政局、交通局)
(三)統籌推進,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
1.加快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將群眾滿意度和受益程度、養護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率作為衡量標準,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大中修等專業性工程,逐步通過市場化運作交由專業化隊伍承擔;日常保養、綠化等非專業項目,鼓勵通過分段承包、定額包干等模式,吸收沿線群眾參與,逐步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養護生產組織模式。(責任單位:交通局)
2.加強農村公路安全和信用管理。市政府保障農村公路安全設施建設投資,安全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組織公安、交通、應急等部門參加農村公路竣(交)工驗收。已建成但未配套安全設施的農村公路要逐步完善,及時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市場監管,著力建設以質量和安全為核心的信用評價機制,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并將信用記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納入省信用評價系統,依法向社會公開。(責任單位:交通局、公安局、應急局)
3.加強農村公路路產路權保護。完善農村公路路政管理體系,建立縣有路政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建立日常監管巡查制度及協調配合機制。嚴厲打擊超限超載、非法侵占公路用地、破壞農村公路設施等違法行為。加強宣傳引導,將愛路護路要求納入鄉規民約、村規民約,發揮群眾力量參與路產路權保護。(責任單位:交通局,各鄉鎮政府)
4.推動農村公路轉型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力開展“美麗農村路”建設。堅持融合發展,推進農村公路與特色產業、鄉村旅游、林區轉型發展等多元融合,積極拓展農村公路服務功能。堅持智慧發展,推動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不斷提升農村公路管理效能和養護水平。(責任單位:交通局、農業農村局、文旅局、各鄉鎮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協調聯動,試點鄉鎮要根據本方案,明確改革目標任務落地的時間表、路線圖、權責清單、考核問責等內容,做好具體改革政策措施的推進落實工作,確保改革落地成效。(責任單位:交通局、財政局、發改局、審計局、農業農村局、林草局、水務局、公安局、應急局、工信局、文旅局、融媒體中心、各鄉鎮政府)
(二)加強督導考核。交通局要建立對鄉鎮政府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考核機制,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并將考核結果與財政補助資金掛鉤。(責任單位:交通局)
(三)加強宣傳引導。緊緊圍繞改革重點任務,準確解讀改革政策舉措,大力宣傳改革的新進展、新成效和先進典型、典型經驗,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監督改革工作的積極性,為改革順利推進營造濃厚氛圍。(責任單位:交通局、各鄉鎮政府)
(四)成立組織機構
組長:張超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副組長:劉彥生市政府副市長
成員:(按姓氏筆畫為序)
王洪山市林草局局長
尹成雙市交通局局長
尹紅麗市融媒體中心主任
劉萬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劉朝琨市財政局局長
孫利欣市審計局局長
遲金生市水務局局長
張會武市應急局局長
張君市文旅局局長
陳寶良市公安局政委
郭偉市發改局局長
惠忠海市工信局局長
各鄉鎮鄉鎮長
本實施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政策解讀:關于《尚志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