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
《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若干措施》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12月30日
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21〕29號),健全縣、鄉、村寄遞物流體系,補齊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短板,推動農村地區流通體系建設,擴大就業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健全暢通穩固的農村寄遞物流網絡體系
加快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對新設立的鄉村快遞物流服務網點(包括郵政企業投資升級村郵站以郵快合作方式實現快遞服務進村),按照省政府關于推動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有關政策標準由縣級政府給予一次性補貼??h級政府負責整合村郵站、農村商超、客運站點、基層供銷社等資源,統籌涉村建設資金,新建或改造村級綜合服務站,滿足寄遞物流服務需求,2022年6月底前,在全省80%以上建制村建立具備寄遞功能的綜合服務站,2022年底前,實現對全省所有建制村的全面覆蓋。[省發改委、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郵政管理局、鄉村振興局、供銷社、省郵政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組織實施]
二、構建高效便捷的農村寄遞物流運輸體系
(一)突出郵政運輸體系在農村地區基礎支撐作用。加快郵政企業農村郵路汽車化改造進程,繼續優化農村投遞線路,打造城鄉物流高效配送通道。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郵路汽車化達標改造,滿足“一網多用”的需求。(省郵政管理局牽頭,省郵政公司組織實施)
(二)發揮農村固定客運班車運能優勢。大力發展“交通運輸+郵政快遞”農村寄遞物流服務模式,推進農村地區客貨郵融合發展,推廣農村客運班車代運郵件快件合作模式。2022年底前,完成公交化改造的農村客運班線推行代運郵件快件,有效拓展交郵合作。[省交通運輸廳、郵政管理局、省郵政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組織實施]
(三)鼓勵開發農產品冷鏈配送市場。支持郵政快遞企業與供銷社、農村地區特色冷鮮產業合作建設冷鏈倉儲設施,開展冷鏈配送服務。將相關冷鏈運輸車輛購置和倉儲設施建設納入我省“十四五”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規劃,享受支持冷鏈體系建設有關補貼政策。[省發改委、財政廳、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郵政管理局、鄉村振興局、供銷社、省郵政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組織實施]
三、完善靈活穩定的農村寄遞物流運營體系
(一)發揮郵政企業在農村地區的基礎寄遞服務功能。全面完成村郵站升級改造,實現郵政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全覆蓋,達到穩定運營。2022年底前,鄉鎮郵政網點全面拓展代繳代辦各類農村公共服務業務,達到“一點多能”。(省郵政管理局牽頭,省郵政公司組織實施)
(二)提升快遞企業農村網點運營能力。鞏固快遞下鄉成果,引導快遞企業完善符合農村實際的分配激勵機制,落實快遞企業責任,保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拓寬經營渠道,實現穩步發展。推進“快遞進村”,快遞企業通過駐村設點、郵快合作、交郵合作等多種渠道進村服務,擴大“快遞進村”覆蓋率。到2022年底,基本實現全省建制村全部通快遞。到2023年底,鞏固提升“快遞進村”成果,持續穩定提供快遞進村服務。健全“快遞進村”長效工作機制,將農村寄遞物流運營體系納入相關公共服務建設范疇,落實縣級政府支出責任,推動建立標準化業務流程。對于位置偏遠(距離鄉鎮所在地超過10公里)建制村快遞進村運營達不到盈虧平衡的,由縣級政府按照2022年每單不超過0.3元、2023年每單不超過0.2元、2024年每單不超過0.1元給予進村服務快遞企業連續3年財政補貼。[省郵政管理局、發改委、人社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供銷社、省郵政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組織實施]
四、推進農村寄遞物流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
(一)突出項目帶動作用。發揮農村郵政快遞網(站)點輻射帶動作用,建設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引領拉動農村產業規模發展。2022年底前,在全省建立2個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2025年底前,在全省打造2個以上國家級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力爭打造10個快遞年業務量超過100萬件的省級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省農業農村廳、商務廳、郵政管理局、供銷社、省郵政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組織實施]
(二)助力農村電商發展。暢通農村地區寄遞物流通道,助力農產品外銷。鼓勵支持農村寄遞物流企業立足縣域特色農產品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主動對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農產品上行提供專業化供應鏈寄遞服務,推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h級政府對農村電商快件給予適度資金扶持,按照2022年每單2元、2023年每單1元的標準,對從鄉鎮、村屯寄出的特色農產品郵件快件給予財政補貼,降低農產品郵寄成本,助力農村電商發展。[省農業農村廳、商務廳、郵政管理局、供銷社、省郵政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落實]
五、提升農村寄遞物流信息化水平
(一)加強信息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各地郵政、快遞、交通、供銷、商貿流通等平臺資源作用,2025年底前,縣級政府統籌建設或整合利用智慧農村物流公共服務平臺,支撐農村物流服務體系運營管理,將農村寄遞物流信息化建設納入數字鄉村建設規劃。[省商務廳、交通運輸廳、郵政管理局、發改委、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供銷社、省郵政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組織實施]
(二)推進物流信息共享。支持企業通過數據共享、信息互聯互通,提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信息化服務能力。商務、農業農村、供銷等部門要建立農產品市場信息共享機制,做好生產、銷售信息統計分析,及時發布有關信息,促進產需有效對接。[省商務廳、交通運輸廳、郵政管理局、發改委、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供銷社、省郵政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組織實施]
六、加強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政府成立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專班,統籌推進,指導督促。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明確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機構,結合實際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和支持政策,落實工作職責,抓好任務分解,確保各項措施順利實施。[省直有關部門,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農村快遞網點備案手續,鼓勵電商企業、寄遞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嚴格執行快遞服務標準,規范農村快遞經營行為,依法查處未按約定地址投遞、違規收費等行為。(省郵政管理局組織實施)
(三)加大政策扶持。支持農村寄遞物流用地,對符合規劃要求和用地政策的產地倉儲、農村物流場站等,涉及占用林地草原的,優先辦理用地審批。采伐占用林地上林木,不占用當地的采伐限額。占用草原面積,不計入縣域總量控制面積。加快用地審批,簡化手續辦理。[省農業農村廳、發改委、郵政管理局、自然資源廳、林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組織實施]
(四)健全監管機制。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健全縣級郵政快遞監管機制,強化當地郵政快遞行業監督管理工作,各地推進成立電商、快遞協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省郵政管理局、交通運輸廳,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